星期四, 11月 15, 2007

慈濟廣播22歲

慈濟廣播22歲了! 大愛網路電台二周年慶邀聽眾11月16日同來慶生

慈濟廣播歡度22周年,在11月16日當天,大愛網路電台上午「九點請開窗」節目將舉辦慶生活動;22年的忠實聽眾陳美月、秦基雄夫妻檔,每年11月16日一定記得送上蛋糕為廣播慶生,歡迎點選「錄音室實況」,歡迎大家上網看見錄音室實況,上聊天室和我們一起來慶生!下午2點至4點,花蓮現場「後山姐妹的意想視界」節目中,也同樣有慶生活動

十一月十六日,並沒有特別的慶祝活動,卻是每個慈濟廣播人特別榮耀的日子。這一天,是傳統電台的「慈濟廣播」節目走過二十二個年頭的日子;這個月,也是全國最具特色的「大愛網路電台」二歲生日。

「慈濟廣播」從一個並不專業的廣播人開始,到今天有十二位專業廣播人,每天盡心盡力地為聽眾製作好節目,傳遞好訊息……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廣播部廣播部經理慈韻,熟練地以滑鼠點選進入大愛網路廣播電台後,開始介紹這個豐富而多元的大愛網路廣播世界;每一個項目點選進去後,都是一個驚喜……

它雖名叫「網路廣播」,但它是流行的、年輕的、活潑生動的,又兼具了影像及聲音、多媒體的、即時的、互動的,簡直有趣極了;而它也以這樣年輕活潑的方式,呈現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的精神與內涵。

◎從克難的傳統廣播,到科技的網路電台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慈濟世界」開始在民本電台播出,這是慈濟第一次透過廣播對外發聲;那時是以託播的方式預錄節目帶,然後在廣播電台買下固定時段播出。最早由靜睿、靜暘、靜潔這三位師姊擔任主持人,她們盡心盡力為慈濟人做節目。後來,也是慈濟委員的慈韻毅然辭去公務員職務,加入慈濟廣播的行列,讓廣播組開始有了專業的工作人員。慈濟廣播網址 http://radio.newdaai.tv

慈濟廣播一直沒有自己的電台頻道,為了服務聽眾,只能用最克難的方式,在全省放音。一直到兩年前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樓落成,開闢了大愛網路電台,才終於有專屬的播送平台,也終於有了全天候的廣播服務平台及自己的錄音間。

大愛網路電台和一般專業廣播電台最大的不同在哪裡?慈韻解釋:「一般電台是先有實體電台,再將節目放到網路上;大愛網路電台則因沒有實體電台,所以全力發展網路廣播。其內容非常豐富,除了收聽之外,還可以即時收看錄音室實況並可與主持人互動,更有網路隨選單,方便隨時下載收聽;這樣的方式,更易吸引習慣在網路上工作的年輕一代聽友。因此,像中央廣播公司及文化大學、輔仁大學的大傳系,都會前來觀摩大愛網路電台呢!」

大愛網路電台有這麼豐富的類型呈現,慈韻感恩廣播部資深同仁葉育鎏的整體策畫。葉育鎏表示:「我們把聽眾群設定為三十五歲以下;因為網路特性的關係,希望能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吸引那些喜歡msn、e-mail的年輕族群。現在,有科技公司開發出網路收音機,只要購買這種收音機,設定好頻道,就不需要電腦也能收聽網路電台了;這對老一輩愛聽廣播節目的族群來說,真是好消息。」

廣播部以慈韻最資深,葉育鎏、王秀芳、林美蘭也都是十幾年的工作夥伴。從一人到現在有十二位工作同仁,可以看見廣播的成長,已在慈濟枝繁葉茂。

◎身兼數職,全方位的廣播人

在慈濟廣播部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人要當好幾人用!除了主持節目、採訪、為大愛電視台做台語配音、主持大型晚會、支援賑災時的現場活動、製作廣播廣告、做現場連線,還須支援許多突發狀況,如颱風、災變等等;其他如行政、協調聯繫等工作更是不在話下。

先後進入廣播部已工作滿十年上下的佩玉、怡君和嘉玲,都是世新廣電系畢業的校友。佩玉先在業界的廣播電台工作,然後到大愛電視台做企劃製作,之後才進入廣播部。她說:「我雖然是學姊,但很佩服她們的工作精神和態度;而且,她們同時也是慈濟委員,給人無盡溫暖的感受。」

◎傳承與愛,伴隨成長

怡君特別提到士林的宋秀蘭師姊,她與媽媽都是慈濟委員。要成為委員前要上很多課;怡君記得大家上課時,都會抄筆記回去複習;秀蘭師姊因為視障無法寫,於是有師兄問她怎麼辦?她笑說,這些課她都在廣播中聽過了,現在是在做複習呢!」所以,她很開心地受證成為慈濟委員。

怡君開心地說:「聽眾經由廣播接引成為慈濟委員,讓我們與有榮焉;很多前輩把聽我們的節目當成作早晚課,尤其讓我們感動。因為大愛電視台礙於屬性及時間限制,對於上人的開示必須做精華版的剪輯,但我們廣播就沒有這樣的限制,聽眾每次都可以聽到完整版。」

回顧大愛網路廣播開播那天,怡君和嘉玲打頭陣;她們花很多時間做了特別節目,剪輯這一路走來眾家兄弟姊妹的感想與心得,天亮前終於完成,睡在錄音室興奮地等開播。結果,當天泰莉颱風來襲,錄製好的節目臨時抽換,她們變成現場直播,跟慈濟在全台臨時設立的災情中心連線……「所有的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那天,大愛台總監及工程人員還一大早便守在錄音間外面,期待看到整個開播能順利進行呢!

「剛進入數位化廣播時,會常常看到有人從錄音間衝出來大叫:「我的檔案不見了!」然後打電話向工程人員哭訴……」如今,只要連上radio.new.daai.tv,你就可以試試「手指輕輕一點,全球聽見大愛」的美妙滋味。(以上報導節錄自《大愛之友》)

星期日, 11月 11, 2007

2008寒假營隊開始報名


慈濟在每年的寒暑假,都會針對全國的大學生,舉辦生活禮儀學習營,學習行、住、坐、臥等基本生活禮儀及學佛行儀,還會透過動態活動,學習《禮儀三寶》,也就是感恩、尊重、愛。有人一開始還不太想來,離開時卻和大家抱頭痛哭,他們從中獲得什麼樣的體悟,才能流下感動的淚水。

現在立即線上報名-->
2008年02月12日- 2008年慈濟大專青年生活營北宜花梯 工作人員報名
2008年01月29日- 2008年第十三屆慈青幹部薪傳營 學員報名
2008年01月20日- 2008年寒假花蓮慈濟醫院慈青志工隊

當在世界急速變遷的今天,大學中所學的專業知識,可能在畢業後5到10年間完全過時。如果念大學的目的是為自己加值,究竟為什麼要念大學?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每一年寒假、暑假,總有一群來自全球各地的各大學校院同學,齊聚在花連或是台灣各地慈濟園區,參加慈濟青年各類營隊。

慈濟青年營隊是相當特別的學習性的營隊,有別於一般娛樂性營隊,絕對可以學習到平時學不到的收穫與成長。給自己一個機會,生命將會因此變得更不同!

有人就會問:「參加慈濟青年營隊,該不會要念經、拜佛、打坐...等?」

其實,「慈濟」雖然是佛教團體,不過參加「慈濟」並不是一定要信佛教,我們期盼透過營隊的養成,培養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參加慈濟慈隊不等於信佛教,或是非得要加入「慈濟」喔!

慈濟不分宗教信仰、貧富貴賤、權位大小,也不用去預設立場以及成見...只要你給自己「機會」,放寬心的去探尋自己、認識自己,從語文、閱讀、社會參與、哲學思考與自律能力五個面向,建立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打造競爭實力,進而勇敢「做自己」!

星期五, 11月 09, 2007

慈青的愛與希望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11/17(六) 17:00播出
第335集【青春印記】-慈濟大專青年的愛與希望

今年慈青將邁入第十五個年頭,校園內有的慈青社的學校也從當初的12所成長至81所,甚至在世界各地都已灑下菩提種子。

現代大專青年需要培養的不只是專業能力,更需要愛心、感恩心與責任心。對人要心存感恩,對待地球要懷著愛心,對社會更要有負責的心。

慈濟大家庭內,就是一股愛的循環,年長者為年輕人付出愛心與關心,接受愛的滋潤成長茁壯的種子後也將發揮良能,成為支持社會的砥柱。

證嚴法師:
青年應該要有時代使命感。現在的時代溫室效應,現在活生生地看到了整個地球氣候在變,而且受災受難的地方是那麼的多,所以年輕人應該要知覺。

在慈濟基金會工作的葉秉倫曾經是澳洲慈青,畢業後他放棄百萬年薪的律師工作,決定回到台灣實踐當初立下的心願。

慈濟基金會葉秉倫:只要自己是無私、完全的相信上人,那很自然到最後你會發現到頭來你不是在幫上人,最大的收穫其實是自己,自己的那種慧命成長是無形的,而且是無限的。

播出時間:
首播11/17(六)17:00
重播11/18(日)08:00 11/24(六)00:15

星期四, 11月 08, 2007

媒體責任

媒體的影響力非常大,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鄭泰安教授,在藝人倪敏然自殺後,做了一個研究,探討媒體與自殺的關係。在他的報導中提到。廣電基金會今天舉辦一場記者會,探討的也是這個問題。我們記者也訪問了心理醫師,他們憂心媒體的負面影響,尤其學生的模仿,還有把自殺和遊戲畫上等號,這都可能是未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母親帶孩子燒炭走上絕路,電視新聞赤裸呈現每個環節和背景,同樣無遠弗屆的平面媒體,資優生自殺 就擺在標題斗大的頭版頭,自殺新聞真實搬上傳播網絡,也讓校園裡的學生,上演自殺遊戲,模仿輕生行為、揚言自殺動作,孩子對自殺的認知全從媒體而來。

帶頭玩起自殺遊戲,學童不了解生命價值就先學會如何自殺,學習對象就從每天必須接觸的大眾媒體,而傳播力量如何做好自殺新聞的守門人,專家希望,能掌握不渲染、不細膩、不誇耀來做起。

有七成以上的人,自殺念頭前會開始交代事情或有提到自殺想法,就要多加留意。

只要對週遭的人 多點關懷,就能防止 悲劇發生。而媒體報導的一把尺,多放入自殺防治的重心 來取代自殺手法的描繪,或許這也是 救人一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