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7, 2007

2007社區營隊心得總匯

宜蘭大學畢業學長 游璨隆
從懷疑、到承擔從承擔到傳承,這一路走來是辛苦更是幸福,因為有懷疑則有學習、因為有學習則有承擔、因為有承擔則有傳承,因為有傳承則使我更加有使命感...

慈濟大學畢業學長 簡維村
「到底人們的最後依止處是在哪裡?又不同層次、不同環境,在這種心靈用力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的心靈依止處又到什麼樣的程度?」

宜蘭大學 張家輔
讓我想起 上人的叮嚀,「志業的腳步一秒都不能緩」,誰也不敢保證明天是否存在,所以一定要把握當下,洪居士一路上與病魔搏鬥甚久,現在的你仍好好的,還不懂得珍惜嗎 ﹖是不是要等到後悔了才開始痛哭流淚呢...

大漢技術學院 李東昀
已經一年多沒有承擔大小營隊的課務,難免很難找到當時承擔課務的熱情與活力,一直到開營後的晚上,才慢慢的抓回感覺。或許身旁的人事物景已快速的物換星移,與接踵而來的各式壓力,心力雖仍在慈濟道場裡,卻讓我曾有點不知所措…

宜蘭大學 蔡季霖
在營隊,在生活組。助力多的時候,真的很溫暖,可以讓我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助力少的時候,自己的聲音,是一種純粹的獨白,平靜的和自己相處。學掃地的小沙彌,默默念:掃地掃地掃心地…

宜蘭慈濟少年(慈少)
經過這次ㄉ體驗,又讓我們再學到一課。營隊是需要一堆人來幫忙,加油與鼓勵,需要這麼多人來協助。到了慈少,大家都很搞笑,都很單純,沒心機。加上這次,我們有了革命情感,這一切的一切,會是我們美好的回憶;我們,會一直到永遠…

宜蘭大學 鄭昶弘
暑期社區営隊感想,都在我心裡,感謝…

星期二, 7月 24, 2007

法華心香--釋法華經序

法華心香--釋法華經序 靜思書軒上市發行,歡迎洽各地靜思書軒預購。內附「法華經序文解釋」、「精美儀軌」及精舍師父手抄之「書法經摺」。

拂曉時分,靜思精舍師父禮拜法華經序,意在:啟發自性本具的大乘精神,旨在:引導大眾世世常行菩薩道。

「成佛法華」:若要成佛必先力行法華精神。《法華經》因而是經典之王。其法門完全是佛陀對於娑婆世界眾生,開示如何成佛的方法,它是宣講:人間成佛之道。

本專輯收錄、編整了一九九九年六月到八月,共七場,證嚴法師的開示。

《法華經》經義雖深,它的奧妙處就在:要用簡單淺顯的人、事來作比喻;以人、事做基本,才能明瞭其中的道理。

證嚴法師說:《法華經》可以說是三根普被,上、中、下各類根性的人,都易接受,從生活中善加體會,必可相互印證。

DVDI釋法華經序
 I-1 (壹) 中道真實法 虔誠觀想,入法華勝境
 I-2 (貳) 照見自性三寶 供養三寶,洗自心垢穢
DVDII釋法華經序
 II-1(參) 修得己心如佛心 誓願皈依,超生死苦海
 II-2(肆) 眾生與共成佛 法輪常轉,度娑婆眾生
DVD二片 共四集* 48m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法華經》不只在於形式的禮拜,重要的還在於打開心胸,去我執,力行菩薩道;同時以「一心頂禮」,隨時警惕自已能心無散亂;清淨行,則能消除煩惱,增長智慧。

內容概要
對於《法華經序》首句「一心頂禮」,證嚴法師強調「一心」的意義,除了心無旁騖專注於當下課誦的經文外,同時擴及日常生活每一刻的專注,和培養慈悲佛心。「一心頂禮」也就是要拜出心的妙法,學習縮小自我,破我執,達到清澄的空慧般若。


禮拜《法華經》的意義:
抱持「真與誠」的態度,將心調和於一處,無有妄念,當口裡念著:「一心頂禮,妙法蓮華經,法華會上佛菩薩…」心亦放在法華會上處,觀想佛陀在我們面前,我們用行與敬來供養禮佛,培養一顆恭敬、尊重的一念心,便是佛性的現前。

真正的禮拜,是心中永遠有道場,時時刻刻行在內心中。

七月發行,歡迎洽各地靜思書軒預購。靜思書軒宜蘭店:宜蘭市農權路二段87號,電話:03-9361789,營業時間:每日13:30~21:00 

星期二, 7月 03, 2007

精神導師

光環下的證嚴法師,回歸竹筒歲月
引用來源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特稿

慈濟基金會證嚴法師又受到國外讚揚,在慈濟四十一歲生日這天,獲頒日本庭野和平基金會第二十四屆庭野和平獎。不過,再多的榮耀也只是錦上添花,因為證嚴還是證嚴,他仍是「布衣芒鞋、和敬寬柔」地帶領信眾,在恆持付出中,為世間苦難人拔苦脫困。

證嚴日前在給信眾的公開信中說:「一九六六年,慈濟功德會成立;從那時起到四十一年後的今天,我日日都在感恩中。感恩遍佈全球的人間菩薩,與我同志願、同心念,為普天下蒼生付出;感恩苦難人時時警惕著我們人生無常、國土危脆。」

微薄五毛錢 孕育慈濟志業

四十一年來,慈濟與證嚴成就了無數的志業,儼然已成台灣精神象徵,台灣也靠著慈濟,打開國際援助的知名度,然而這些偉大、艱辛的工程其實都從簡單的「竹筒歲月」開始。

證嚴總不忘創會時,三十位信眾每天出門買菜前,在竹筒裡投下五毛錢,做為急難救助金。沒想到,「五毛錢看似微薄,其中所蘊涵的力量卻超乎想像」。

一步八腳印 千萬會員遍全球

現在,慈濟全球有超過千萬會員,不僅是我國最大的慈善團體,也在全球三十八國設立分會、累計援助近六十國。其涵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加上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國際賑災的「一步八腳印」,彷彿證嚴一發願,全台灣的大愛就動了起來。

為不忘創會的初發心,在屆滿四十一週年之際,證嚴推動「回歸竹筒歲月」,證嚴說:「我們不只要募錢,更要募心─期待人人每天生起一個善念,日日有善念,日日皆吉祥。」

證嚴也說,地球上六十多億人口,有數億人生活在飢餓邊緣。慈濟志業雖然已經發展到國際,走得到、看得到的地方,但今後還要更跨大步,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同步邁開,要把愛再擴大。

睡五小時 用餐五分鐘 從不出國

七十一歲的證嚴每天只睡五小時,用餐只用五分鐘,時間多用在瞭解慈濟的工作。因為心臟病,證嚴從不出國,他以電腦、網路、視訊會議等現代科技,滿足對世界好奇,掌握各地的需要及志工工作情形。一位近身觀察證嚴的慈濟人說:「我看他每天一而再,再而三做的都是重複的事,再平凡不過。」

凡人證嚴,選擇了一條不凡的道路。難行,卻當行。雖然集千萬鈞責任於一身,荷人生苦難於一肩,卻看不出歲月刻劃的滄桑與痕跡。恬靜莊嚴的臉龐,在寬大的灰色僧袍掩映下,顯出穩健、和煦與堅毅。娓娓說法、濟貧教富,這就是台灣精神的導師─證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