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24, 2007

慈青傳承立典範

慈青成立15周年,全球慈青星期六、星期天齊聚花蓮,分享助人的喜悅,昨天圓緣典禮,大家都發心立願,彼此精進。

證嚴上人今天在志工早會上,非常讚嘆這群年輕人回饋社會,傳承靜思法脈,讓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慈青由台灣起步,隨著不同因緣,飄揚海外生根發芽,已經遍及十五個國家、超過五千位的菩提種子,全球慈青日,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慈濟家人齊聚心靈故鄉,彼此勉勵,守志奉道。

證嚴上人開示:「他們做到了那一份慈青悲智行,聯誼啟慧根,十五年如一日,他們不斷聯誼,那一種法脈相傳,現在他們連法髓也已經都在一一移植建立在人人慧命中。」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足印,慈青十五年,不只用愛傳承,在校園灑播清流,更要不斷精進。像是來自台中地區的慈青們就發起「晨鐘起,薰法香」,調整生活作息,更以智慧法語增長慧命,期許自己克己精勤,復禮守規。

證嚴上人開示:「期待我們這一群年輕人,在社會上做一個導航師,能讓我們社會普遍的福祉,造福人群,對孤老無依苦難人家,或者是在社會設立福祉,這都是我們期待他們慧命跟福緣要廣結。」

走過十五周年,菩提種子從一而生無量,承擔志業盡良能,更傳承法髓立榜樣,誠正信實,懿德典範,看見人間最美的希望。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張端容 劉泓志 花蓮報導

資深學長聚一堂

慈青是大專院校的社團,但是和一般社團很不一樣的是,畢業不是結束,而是另外一段學習的開始,這就是慈青學長會。在這次全球慈青日當中,有許多慈青學長回來參加,他們在不同領域工作,但是都抱著慈濟精神來投入,慈青日這天他們也給學弟學妹最多的鼓勵與支持。

不同的國籍相同的笑容,開啟了十五周年全球慈青日的序幕,在接引更多的菩提種子的同時,慈青們也藉著這個因緣,邀請畢業的慈青學長姊共襄盛舉,讓慈濟人愛的力量延續下去。

跟著上人悲願慢慢的走,一首由慈青學長林達宏作詞作曲的《慈悲步伐》,唱出了慈青的使命,也唱出畢業後,或者繼續求學,或者投身職場的慈青學長姊們未來的方向。

畢業後各奔前程的慈青學長姊,在十五周年的全球慈青日齊聚一堂,一同回歸慈青最初的原點,用手語歌生生世世的約定,和自己也和在場的全球慈青,做下生生世世行在慈濟菩薩道的約定。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黃思齊 翁國嘉 花蓮報導

全球慈青聚一堂

全球慈青15週年,今天上午心得分享,特別邀請歷任慈青學長姐回來現身說法,做學弟妹們的精神榜樣。走過十五週年,愛的傳承,證嚴上人也期許孩子們守志不動,傳承法脈,慧命增長,法髓相傳。

耳熟能詳慈青會歌,讓現場洋溢者一片活力與朝氣,全球慈青日15週年慶,包括13個國家、將近九百人齊聚花蓮,將海外推動志業的經驗彼此交流,也特別邀請慈青學長姐上台分享一路走過的心路里程。

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從民國八十一年成立,由台灣起步,隨著不同因緣,飄揚海外生根發芽,今年也特別找來歷任慈青總幹事,他們都已經授證慈誠委員,也都回到志業體工作,但願以自身為典範,勉勵更多學弟妹。

青澀的十五歲,對許多人來說,正是懵懂而叛逆的階段,然而在慈濟良善的大環境中,上人對慈青寄予厚望,期待年輕學子要展現出優質人文,過踏實的人生,承擔起佛心師志的使命。

從一顆顆菩提種子,到如今大樹成林,愛的交棒,但願人人都要挑起帶動世界青年的責任,成為世間一股穩定的力量。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鍾江波 張端容 劉泓志 花蓮報導

全球慈青15周年

全球慈青十五周年活動昨天在花蓮靜思堂開營,今天上午舉行圓緣典禮,而在圓緣典禮之前,還有來自海內外六個國家的慈青,分享心生活運動推動成果,彼此分享,經驗交流。


包括新加坡、紐西蘭、澳洲、印尼、馬來西亞,還有台灣等國家慈青們,透過影片,還有口頭報告,一一分享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如何推動環保,落實減碳救地球,別看他們年紀很輕,愛灑校園,落實社區,獲得了許多肯定。

而在圓緣典禮中,也特別邀請了歷屆學長姊上台分享,走過十五周年,愛的傳承,證嚴上人也期許孩子們守志不動,傳承法脈,慧命增長,法髓相傳。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張端容 劉泓志 花蓮報導

青青子衿灑大愛

今天是全球慈青日的第一天,下午舉行了各國的會務報告,不論是那一個國家的慈青,都隨著師姑師伯們的腳步,遵循慈濟的精神,用心的付出。其中來自印尼的尤威理,參加慈青前,愛玩的個性常令家人擔心,有機會參與了父母恩重難報經的表演,體會到把握時間孝順家人的重要。

跟在藍天白雲的志工身後,不論是關懷愛滋病患,還是在機構的關懷,都少不了慈青們的身影,南非土地廣闊,所以他們更是跟緊師姑師伯們的腳步,希望能擁抱更多的人。

這是全球慈青日的會務報告,來自十三個國家,八百多位慈青,一起回到心靈故鄉,彼此交流。其中來自印尼的尤威理,今年九月參加了父母恩重難報經的表演,感受深刻,所以這次特別回來台灣跟慈青夥伴們分享。

不論在哪一個國家,慈青的會務推動都一樣精彩,看到這些菩提種子的發芽成長,相信他們能夠帶動更多人,一起弘揚慈濟宗門。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黃思齊 翁國嘉 花蓮報導

慈青社滿十五年

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成立滿15周年了,這15年來慈青日益成長,不只在台灣已經有81所大專院校擁有慈青社,也分布在海外12個國家。事實上,早在慈青聯誼會尚未成立前,民國64年,一群花蓮師專明道社的學生都會到精舍幫忙發放,甚至跟隨上人下鄉訪貧,開大專學生參與慈善工作的先河。

爾後,隨著志工人數的增加,也把這股善念帶進校園,直到民國81年5月31日,才正式成立慈青聯誼會,透過15年前第一屆冬令營的活動手冊及製服,回顧慈青聯誼會一路走來的認真與投入。

這是民國82年,慈濟大專青年第一屆冬令營的活動手冊,翻開內頁,章程規範,都還是手寫字跡,連地圖也都是手繪印製。這些都是慈濟志工,王譽潔壓箱底珍藏的資料,當時的慈青制服,外套也都被他細細保存。

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在民國81年5月31日成立,當時共有四十多所學校,170多位同學參加。

在慈濟宗教處負責國內慈善的邱定彬,是第一屆慈青學員,同期的還有目前,在醫療志業的黃芳淇,他們都是台大晨曦社的同學,回想當年籌辦慈青社的過程,從無到有雖然艱辛,卻也甜蜜。

早在慈青社,尚未成立前,慈濟志工經常自掏腰包,到校園辦展覽,一點一滴把慈濟的法,上人的愛帶進校園,如今全台灣已有八十一所大專院校,成立慈青社團。當年的慈青從懞懂無知,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當年的孩子,如今分佈在慈濟四大志業,用他們走過的經歷,繼續傳承,校園清流的愛,種子已是大樹成林。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劉蓁蓁 鄧明怡 花蓮報導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已經成為許多青少年朋友的主要娛樂,刺激、不用與人互動、及時獲得成就感的電玩遊戲,也衍生出不少兒童的心理偏差。精神科醫師分析,從不少臨床病例發現,兒童憂鬱症、中輟生和行為偏差,都和網路遊戲有直接關係,網路世界的成癮性也是醫師現在最憂心的兒童心理問題。

下課時間學生哪裡去?網咖店,早已聚集想要大展身手的 小小網咖族。

專注盯電腦,就怕一個閃失,就被虛擬對手擊敗、輸了戰場。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網路遊戲當然要把握;只是連記者的發問拋諸腦後,對人的互動也漠不關心,這就是醫師最憂心的網路成癮後遺症。

而電玩世界對兒童的殺傷力不僅有身心層面,連帶衍生出的社會問題,有人嚴重送進醫院時,還成了憂鬱自殘的不定時炸彈。

網路遊戲危機就跟螢幕上拼得你死我活 一樣殘酷;疏於親子互動,孩童越沉溺在這樣的網路世界裡,不單只是荒廢課業、競爭力減退,影響更深的恐怕是一輩子的心理健康。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卓宛禎 李建寬 台北報導

星期四, 11月 15, 2007

慈濟廣播22歲

慈濟廣播22歲了! 大愛網路電台二周年慶邀聽眾11月16日同來慶生

慈濟廣播歡度22周年,在11月16日當天,大愛網路電台上午「九點請開窗」節目將舉辦慶生活動;22年的忠實聽眾陳美月、秦基雄夫妻檔,每年11月16日一定記得送上蛋糕為廣播慶生,歡迎點選「錄音室實況」,歡迎大家上網看見錄音室實況,上聊天室和我們一起來慶生!下午2點至4點,花蓮現場「後山姐妹的意想視界」節目中,也同樣有慶生活動

十一月十六日,並沒有特別的慶祝活動,卻是每個慈濟廣播人特別榮耀的日子。這一天,是傳統電台的「慈濟廣播」節目走過二十二個年頭的日子;這個月,也是全國最具特色的「大愛網路電台」二歲生日。

「慈濟廣播」從一個並不專業的廣播人開始,到今天有十二位專業廣播人,每天盡心盡力地為聽眾製作好節目,傳遞好訊息……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廣播部廣播部經理慈韻,熟練地以滑鼠點選進入大愛網路廣播電台後,開始介紹這個豐富而多元的大愛網路廣播世界;每一個項目點選進去後,都是一個驚喜……

它雖名叫「網路廣播」,但它是流行的、年輕的、活潑生動的,又兼具了影像及聲音、多媒體的、即時的、互動的,簡直有趣極了;而它也以這樣年輕活潑的方式,呈現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的精神與內涵。

◎從克難的傳統廣播,到科技的網路電台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慈濟世界」開始在民本電台播出,這是慈濟第一次透過廣播對外發聲;那時是以託播的方式預錄節目帶,然後在廣播電台買下固定時段播出。最早由靜睿、靜暘、靜潔這三位師姊擔任主持人,她們盡心盡力為慈濟人做節目。後來,也是慈濟委員的慈韻毅然辭去公務員職務,加入慈濟廣播的行列,讓廣播組開始有了專業的工作人員。慈濟廣播網址 http://radio.newdaai.tv

慈濟廣播一直沒有自己的電台頻道,為了服務聽眾,只能用最克難的方式,在全省放音。一直到兩年前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樓落成,開闢了大愛網路電台,才終於有專屬的播送平台,也終於有了全天候的廣播服務平台及自己的錄音間。

大愛網路電台和一般專業廣播電台最大的不同在哪裡?慈韻解釋:「一般電台是先有實體電台,再將節目放到網路上;大愛網路電台則因沒有實體電台,所以全力發展網路廣播。其內容非常豐富,除了收聽之外,還可以即時收看錄音室實況並可與主持人互動,更有網路隨選單,方便隨時下載收聽;這樣的方式,更易吸引習慣在網路上工作的年輕一代聽友。因此,像中央廣播公司及文化大學、輔仁大學的大傳系,都會前來觀摩大愛網路電台呢!」

大愛網路電台有這麼豐富的類型呈現,慈韻感恩廣播部資深同仁葉育鎏的整體策畫。葉育鎏表示:「我們把聽眾群設定為三十五歲以下;因為網路特性的關係,希望能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吸引那些喜歡msn、e-mail的年輕族群。現在,有科技公司開發出網路收音機,只要購買這種收音機,設定好頻道,就不需要電腦也能收聽網路電台了;這對老一輩愛聽廣播節目的族群來說,真是好消息。」

廣播部以慈韻最資深,葉育鎏、王秀芳、林美蘭也都是十幾年的工作夥伴。從一人到現在有十二位工作同仁,可以看見廣播的成長,已在慈濟枝繁葉茂。

◎身兼數職,全方位的廣播人

在慈濟廣播部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人要當好幾人用!除了主持節目、採訪、為大愛電視台做台語配音、主持大型晚會、支援賑災時的現場活動、製作廣播廣告、做現場連線,還須支援許多突發狀況,如颱風、災變等等;其他如行政、協調聯繫等工作更是不在話下。

先後進入廣播部已工作滿十年上下的佩玉、怡君和嘉玲,都是世新廣電系畢業的校友。佩玉先在業界的廣播電台工作,然後到大愛電視台做企劃製作,之後才進入廣播部。她說:「我雖然是學姊,但很佩服她們的工作精神和態度;而且,她們同時也是慈濟委員,給人無盡溫暖的感受。」

◎傳承與愛,伴隨成長

怡君特別提到士林的宋秀蘭師姊,她與媽媽都是慈濟委員。要成為委員前要上很多課;怡君記得大家上課時,都會抄筆記回去複習;秀蘭師姊因為視障無法寫,於是有師兄問她怎麼辦?她笑說,這些課她都在廣播中聽過了,現在是在做複習呢!」所以,她很開心地受證成為慈濟委員。

怡君開心地說:「聽眾經由廣播接引成為慈濟委員,讓我們與有榮焉;很多前輩把聽我們的節目當成作早晚課,尤其讓我們感動。因為大愛電視台礙於屬性及時間限制,對於上人的開示必須做精華版的剪輯,但我們廣播就沒有這樣的限制,聽眾每次都可以聽到完整版。」

回顧大愛網路廣播開播那天,怡君和嘉玲打頭陣;她們花很多時間做了特別節目,剪輯這一路走來眾家兄弟姊妹的感想與心得,天亮前終於完成,睡在錄音室興奮地等開播。結果,當天泰莉颱風來襲,錄製好的節目臨時抽換,她們變成現場直播,跟慈濟在全台臨時設立的災情中心連線……「所有的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那天,大愛台總監及工程人員還一大早便守在錄音間外面,期待看到整個開播能順利進行呢!

「剛進入數位化廣播時,會常常看到有人從錄音間衝出來大叫:「我的檔案不見了!」然後打電話向工程人員哭訴……」如今,只要連上radio.new.daai.tv,你就可以試試「手指輕輕一點,全球聽見大愛」的美妙滋味。(以上報導節錄自《大愛之友》)

星期日, 11月 11, 2007

2008寒假營隊開始報名


慈濟在每年的寒暑假,都會針對全國的大學生,舉辦生活禮儀學習營,學習行、住、坐、臥等基本生活禮儀及學佛行儀,還會透過動態活動,學習《禮儀三寶》,也就是感恩、尊重、愛。有人一開始還不太想來,離開時卻和大家抱頭痛哭,他們從中獲得什麼樣的體悟,才能流下感動的淚水。

現在立即線上報名-->
2008年02月12日- 2008年慈濟大專青年生活營北宜花梯 工作人員報名
2008年01月29日- 2008年第十三屆慈青幹部薪傳營 學員報名
2008年01月20日- 2008年寒假花蓮慈濟醫院慈青志工隊

當在世界急速變遷的今天,大學中所學的專業知識,可能在畢業後5到10年間完全過時。如果念大學的目的是為自己加值,究竟為什麼要念大學?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每一年寒假、暑假,總有一群來自全球各地的各大學校院同學,齊聚在花連或是台灣各地慈濟園區,參加慈濟青年各類營隊。

慈濟青年營隊是相當特別的學習性的營隊,有別於一般娛樂性營隊,絕對可以學習到平時學不到的收穫與成長。給自己一個機會,生命將會因此變得更不同!

有人就會問:「參加慈濟青年營隊,該不會要念經、拜佛、打坐...等?」

其實,「慈濟」雖然是佛教團體,不過參加「慈濟」並不是一定要信佛教,我們期盼透過營隊的養成,培養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參加慈濟慈隊不等於信佛教,或是非得要加入「慈濟」喔!

慈濟不分宗教信仰、貧富貴賤、權位大小,也不用去預設立場以及成見...只要你給自己「機會」,放寬心的去探尋自己、認識自己,從語文、閱讀、社會參與、哲學思考與自律能力五個面向,建立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打造競爭實力,進而勇敢「做自己」!

星期五, 11月 09, 2007

慈青的愛與希望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11/17(六) 17:00播出
第335集【青春印記】-慈濟大專青年的愛與希望

今年慈青將邁入第十五個年頭,校園內有的慈青社的學校也從當初的12所成長至81所,甚至在世界各地都已灑下菩提種子。

現代大專青年需要培養的不只是專業能力,更需要愛心、感恩心與責任心。對人要心存感恩,對待地球要懷著愛心,對社會更要有負責的心。

慈濟大家庭內,就是一股愛的循環,年長者為年輕人付出愛心與關心,接受愛的滋潤成長茁壯的種子後也將發揮良能,成為支持社會的砥柱。

證嚴法師:
青年應該要有時代使命感。現在的時代溫室效應,現在活生生地看到了整個地球氣候在變,而且受災受難的地方是那麼的多,所以年輕人應該要知覺。

在慈濟基金會工作的葉秉倫曾經是澳洲慈青,畢業後他放棄百萬年薪的律師工作,決定回到台灣實踐當初立下的心願。

慈濟基金會葉秉倫:只要自己是無私、完全的相信上人,那很自然到最後你會發現到頭來你不是在幫上人,最大的收穫其實是自己,自己的那種慧命成長是無形的,而且是無限的。

播出時間:
首播11/17(六)17:00
重播11/18(日)08:00 11/24(六)00:15

星期四, 11月 08, 2007

媒體責任

媒體的影響力非常大,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鄭泰安教授,在藝人倪敏然自殺後,做了一個研究,探討媒體與自殺的關係。在他的報導中提到。廣電基金會今天舉辦一場記者會,探討的也是這個問題。我們記者也訪問了心理醫師,他們憂心媒體的負面影響,尤其學生的模仿,還有把自殺和遊戲畫上等號,這都可能是未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母親帶孩子燒炭走上絕路,電視新聞赤裸呈現每個環節和背景,同樣無遠弗屆的平面媒體,資優生自殺 就擺在標題斗大的頭版頭,自殺新聞真實搬上傳播網絡,也讓校園裡的學生,上演自殺遊戲,模仿輕生行為、揚言自殺動作,孩子對自殺的認知全從媒體而來。

帶頭玩起自殺遊戲,學童不了解生命價值就先學會如何自殺,學習對象就從每天必須接觸的大眾媒體,而傳播力量如何做好自殺新聞的守門人,專家希望,能掌握不渲染、不細膩、不誇耀來做起。

有七成以上的人,自殺念頭前會開始交代事情或有提到自殺想法,就要多加留意。

只要對週遭的人 多點關懷,就能防止 悲劇發生。而媒體報導的一把尺,多放入自殺防治的重心 來取代自殺手法的描繪,或許這也是 救人一命的關鍵。

星期三, 10月 24, 2007

宜區聯合Blog成立

你知道嗎?
「慈濟青年社.宜蘭區聯合部落格」成立囉!

為增進宜蘭地區五所大專校院慈青社之間互動,
原「宜蘭大學慈青社部落格」將提升成為「慈濟青年社.宜蘭區聯合部落格」

部落格經營方向不改變也不受影響,
內容依然多元與豐富,
敬請大家告訴大家,
繼續給我們支持「慈濟青年社.宜蘭區聯合部落格」


同時,
歡迎大家提供意見與指教,
期盼透過如此的提升,
能藉此增進蘭陽地區慈青夥伴的情誼交流,
這是我們共同的祝福!

「慈濟青年社.宜蘭區聯合部落格」管理者 合十

星期一, 8月 13, 2007

大愛網路電台新節目


大愛網路電台四個新節目8月6日正式上線,每週一至週五的晚上,【話說從前-紀媽咪說故事】、【健康怎麼辦?】、【英文新視界】、【與大地共生息】,在不同的時段,給您不同的聲音陪伴,提供您多元的選擇,讓我們在空中一起結份好『音』緣!

◎「17:55 ~18:05 話說從前——紀媽咪說故事」

慈濟走過41年的歷史,無論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在為人類付出的同時,也寫下慈濟歷史,並讓許多人的生命在其中成長、受教。一路走來,一位又一位志工、慈誠、委員,造就了無數故事。本節目的規畫是希望藉資深委員的記憶延展,話說從前……

慈濟資深委員靜暘師姊,人人叫她「紀媽咪」,除了著作《無子西瓜》一書暢銷熱賣外,在慈濟所舉辦的大小講座中,皆可看到她巧妙地將上人的法融入家庭、生活及人際互動中。現在,大愛網路電台,透過聲音,要將您的思緒拉進紀媽咪的現實生活中,一起聆聽從生活中磨練出的智慧。(重播時間:22:00~22:10)

◎「19:45 ~ 20:00 健康怎麼辦?」

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從對疾病有所認識開始。現代人透過媒體獲取多元、豐富的資訊,這樣的資訊接收既簡單又快速,甚至,有些民眾在生活中遇到與健康或醫療相關的問題,也會依靠從媒體上接收而來的訊息,自行解答困惑。只是,醫療畢竟是一門專業,也和身體健康密切有密切關聯,所以更應接收正確的醫療訊息。

節目中將邀請專業的醫療人員,運用問答的方式,無論是生活當中的疑難雜症或是身體上難以啟齒的各方問題,透過和醫師的對談,一一爲您解答,讓廣播聽眾從中聽取生活中需要且正確的健康訊息以及疾病的防治方法。

◎「21:00—21:30 英文新視界」

語言,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它也可以讓您的生活變得新鮮、充滿趣味。

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不論在網路上、工作中或休閒旅遊時,隨時隨地都會遇到外國朋友;但在台灣,很多人往往都因為不好意思或害怕說錯,沒有勇氣將英文講出口;而從小到大在英文教科書上所學到的內容,因為無法用於生活中,更讓人感到懊惱。

主持人張哲嘉,是一位補教界英語老師,也是《靜思小語》的翻譯者。從未出國留學或長住的他,靠自修勤學,習得一口流利英語,他將自身經驗化做教學動力,在「英文新視界」節目中,藉由熟悉西洋歌曲,讓聽眾輕鬆學英文。30分鐘的節目,包含音樂、慈濟靜思語、生活小故事以及時事新聞……等,讓您用英語的觀點開拓你我的新視界!

◎「21:30—22:00 與大地共生息」

全球暖化的主因是因為人類活動和石化燃料的使用,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所以,科學家們提出一些數據:全球暖化速度增加,在未來的一個世紀內,氣溫會增加攝氏1.4到5.8度,海平面會升高數十公分。雖然,已有科學家持不同意見,認為造成全球暖化的因素非能如此明確定義。但不可否認,全球暖化的現象已廣泛出現,確實值得大家警惕,以及更有系統的去了解。

全球暖化帶來的不僅是氣候生態異常的表徵現象,連帶影響的是已經處於貧窮的廣大人口之生存、傳染疾病的蔓延盛行、能源的斷絕……等實際問題。但儘管如此,全球暖化也不該停留在言語恫嚇的層面,而是喚起一種覺醒與共識,更將實際導入和民眾健康、生活相關的層面去落實。因此,【與大地共生息】節目於焉誕生......

不同的時段,不同的聲音陪伴,提供您多元的選擇,進入慈濟真善美的世界,歡迎聽友將此好消息告知親朋好友、舊雨新知,讓我們在空中一起結份好「音」緣!

大愛網路電台:http://radio.newdaai.tv

星期二, 8月 07, 2007

做就對了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星期一, 8月 06, 2007

衲履足跡2007夏之卷

◎內容簡介:

  炎夏熱浪鋪天蓋地襲捲,各國紛傳災情,非旱即澇。面對更形頻繁的天災人禍,全球慈濟人肩挑使命,聞聲救苦、致力環保,亦救度人心,化解貪、瞋、癡之惡念聚集惡業,以挽狂瀾。

  佛誕日、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全球同步浴佛,圓滿慈濟四十一周年;於「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喜迎海外弟子如燕歸。

  慨嘆全球有一百九十四個國家,約四十國有慈濟人,比例懸殊,善惡拔河力量微弱,是以近年來總說:「來不及!」

  期許「人間菩薩一念心」,毫芒種子入心田,「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智慧妙法為淨水,殷勤精進為陽光」,地、水、火、風為助緣,長養苗芽成巨木。

  慈善工程拔苦難,醫療工程救生命,教育工程安社稷,人文工程淨心地──四大志業四工程,邁步福慧二足尊,開花結實成道果,再撒無量善種子,人間菩薩大招生,「預約淨土到人間」。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七夏之卷》詳錄上人口述歷史──與庭野和平基金會會長談話時,追憶當年託人自日本請回一套十冊之《新釋法華三部經》;行腳至汐止,話說當年於慈善寺講說《地藏經》之一則往事,勉示「人間的幸福要從個人做起」;與人文志業中心主管同仁分享「小木屋禮拜《法華經》,感受《無量義經》靜寂清澄之境界」;參覽鳳山靜態展,述說小木屋搬遷始末……

  展讀《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了解法髓緣起,以上人之心、言、行,反觀自照,謹記傳承法脈、弘揚宗門,珍惜慈濟因緣,履踐《無量義》法髓,莫使師父憂慮!

◎著者簡介:

  靜思精舍常住眾,每日隨師,將證嚴上人的一言一行及南來北往的行腳,鉅細靡遺記載。他們隨師來來去去,匆匆忙忙,為了完整保留文字的歷史,彰顯上人人格和風采及宣揚上人精神理念,謹慎地扮演著上人的手和眼。

  他們隨師閱盡人生百態,耳聽上人的觀機逗教,手中快筆記下眼耳見聞,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成一本本的「如是我聞」──即《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
書名: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七夏之卷
編撰者:釋德凡
出版者:慈濟文化出版社
規格:25 開(15 x 21 公分)992頁
ISBN:978-986-7373-25-0
定價:350 元

靜思書軒宜蘭文化店(宜蘭市農權路二段87號)有展售。
讀者服務專線:03-9361789

超越天堂的地方

有人說,樂生療養院是台灣一段不光采的紀錄,因為當年的台灣社會,曾經用公權力剝奪痲瘋病友的人權,將他們強制隔離在樂生院。然而對住在樂生院的院友們來說,光不光采早已雲淡風輕。

一生囚禁在院裡的他們,用一輩子學會一種人生哲學,寬恕、甘願、不計較,雖是簡簡單單幾個字,但捫心自問,許多人窮盡一生都沒辦法做得到。

樂生療養院一位院友曾說,這一生最難學會的一句話,就是「不計較」,不計較命運的乖舛,不計較親人的離棄,不計較一雙雙銳利的眼,曾把他們千刀萬剮。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林葉,台北三重人,十六歲發痲瘋病,住進樂生就快六十年了。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許多人從南部到台北工作,丹鳳山附近都是兢兢業業、為生計打拼的勞工階層,生了孩子無暇看養,喜歡孩子的林葉,自願成為免費褓母,於是她一輩子沒有婚嫁,卻養大十八個孩子,全靠這雙扭曲的手。

民智未開的年代,痲瘋病患連死亡都成為一種負累,亡者,只盼草草埋沒這副身軀,生者,甚至將死視為一種解脫。七十五歲的林葉,幸運的還耳聰目明,成了樂生歷史的最佳口述者。

除了火葬場,佛堂也有著樂生人沈甸甸的回憶。金鋼石和著血,成就了佛堂,何嘗不是一顆顆金剛心,才經得過歲月的磨歷。

說林葉有一雙萬能的手不為過,種菜、洗衣、燒飯,沒一件事做不到,刨絲瓜皮的力道拿捏的如此精準,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這一餐飯,為自己,也為中風的老病友金義楨。 騎上緩慢的電動摩托車,林葉要去給金伯伯送餐。

人說,活著是為了爭一口氣,金伯伯卻說,活著,是為了說一句好話,老人的胸襟像大海。四十公斤的林葉,總要攙扶八十公斤的金義楨,照顧老友義無反顧,把自己的手練強壯了,什麼都扛得起,就像把心練強壯了,什麼都不傷心。

「甘願」兩個字,何其簡單,又何其難,就像「不計較」這個道理,樂生院友費了一生才體會,他們是台灣僅存的三百多位痲瘋病患,要學會用「甘願」兩個字,走完餘生。

星期四, 8月 02, 2007

知行合一護大地

人間菩提--知行合一護大地 Aligning Actions with Knowledge to Protect the Earth

時代青年展清流
簡潔清純新生活
慰訪孤老淨家園
恆持悲憫擔使命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雖然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經不起挫折,但也有許多年輕人,卻是積極付出,奉獻社會,他們是耐磨的鐵珠,像慈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證嚴上人表示,慈青是社會的希望,上人也期許慈青,自愛愛人,肩負時代的使命。

天還沒亮,慈青孩子們以整齊步伐,走上十多公里路程,由靜思堂返回心靈故鄉,精舍尋根,他們以行動響應減量碳足跡,從天色朦朧到天明,沿途景色寧靜清新,猶如靜寂清澄,心靈風光同樣自在。

不只在放暑假,參加營隊充實生活,慈青孩子平日投入社區,一樣用心,不管是是掃街疼惜大地,或是走入店家,推廣減少免洗餐具,全球暖化災難,年輕孩子共同肩負起使命。

知行合一,把握分秒不空過,也期待年輕孩子,都有保有純真美善的心靈,傳承使命,守住慧命,共創美麗的時代。

星期五, 7月 27, 2007

2007社區營隊心得總匯

宜蘭大學畢業學長 游璨隆
從懷疑、到承擔從承擔到傳承,這一路走來是辛苦更是幸福,因為有懷疑則有學習、因為有學習則有承擔、因為有承擔則有傳承,因為有傳承則使我更加有使命感...

慈濟大學畢業學長 簡維村
「到底人們的最後依止處是在哪裡?又不同層次、不同環境,在這種心靈用力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的心靈依止處又到什麼樣的程度?」

宜蘭大學 張家輔
讓我想起 上人的叮嚀,「志業的腳步一秒都不能緩」,誰也不敢保證明天是否存在,所以一定要把握當下,洪居士一路上與病魔搏鬥甚久,現在的你仍好好的,還不懂得珍惜嗎 ﹖是不是要等到後悔了才開始痛哭流淚呢...

大漢技術學院 李東昀
已經一年多沒有承擔大小營隊的課務,難免很難找到當時承擔課務的熱情與活力,一直到開營後的晚上,才慢慢的抓回感覺。或許身旁的人事物景已快速的物換星移,與接踵而來的各式壓力,心力雖仍在慈濟道場裡,卻讓我曾有點不知所措…

宜蘭大學 蔡季霖
在營隊,在生活組。助力多的時候,真的很溫暖,可以讓我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助力少的時候,自己的聲音,是一種純粹的獨白,平靜的和自己相處。學掃地的小沙彌,默默念:掃地掃地掃心地…

宜蘭慈濟少年(慈少)
經過這次ㄉ體驗,又讓我們再學到一課。營隊是需要一堆人來幫忙,加油與鼓勵,需要這麼多人來協助。到了慈少,大家都很搞笑,都很單純,沒心機。加上這次,我們有了革命情感,這一切的一切,會是我們美好的回憶;我們,會一直到永遠…

宜蘭大學 鄭昶弘
暑期社區営隊感想,都在我心裡,感謝…

星期二, 7月 24, 2007

法華心香--釋法華經序

法華心香--釋法華經序 靜思書軒上市發行,歡迎洽各地靜思書軒預購。內附「法華經序文解釋」、「精美儀軌」及精舍師父手抄之「書法經摺」。

拂曉時分,靜思精舍師父禮拜法華經序,意在:啟發自性本具的大乘精神,旨在:引導大眾世世常行菩薩道。

「成佛法華」:若要成佛必先力行法華精神。《法華經》因而是經典之王。其法門完全是佛陀對於娑婆世界眾生,開示如何成佛的方法,它是宣講:人間成佛之道。

本專輯收錄、編整了一九九九年六月到八月,共七場,證嚴法師的開示。

《法華經》經義雖深,它的奧妙處就在:要用簡單淺顯的人、事來作比喻;以人、事做基本,才能明瞭其中的道理。

證嚴法師說:《法華經》可以說是三根普被,上、中、下各類根性的人,都易接受,從生活中善加體會,必可相互印證。

DVDI釋法華經序
 I-1 (壹) 中道真實法 虔誠觀想,入法華勝境
 I-2 (貳) 照見自性三寶 供養三寶,洗自心垢穢
DVDII釋法華經序
 II-1(參) 修得己心如佛心 誓願皈依,超生死苦海
 II-2(肆) 眾生與共成佛 法輪常轉,度娑婆眾生
DVD二片 共四集* 48m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法華經》不只在於形式的禮拜,重要的還在於打開心胸,去我執,力行菩薩道;同時以「一心頂禮」,隨時警惕自已能心無散亂;清淨行,則能消除煩惱,增長智慧。

內容概要
對於《法華經序》首句「一心頂禮」,證嚴法師強調「一心」的意義,除了心無旁騖專注於當下課誦的經文外,同時擴及日常生活每一刻的專注,和培養慈悲佛心。「一心頂禮」也就是要拜出心的妙法,學習縮小自我,破我執,達到清澄的空慧般若。


禮拜《法華經》的意義:
抱持「真與誠」的態度,將心調和於一處,無有妄念,當口裡念著:「一心頂禮,妙法蓮華經,法華會上佛菩薩…」心亦放在法華會上處,觀想佛陀在我們面前,我們用行與敬來供養禮佛,培養一顆恭敬、尊重的一念心,便是佛性的現前。

真正的禮拜,是心中永遠有道場,時時刻刻行在內心中。

七月發行,歡迎洽各地靜思書軒預購。靜思書軒宜蘭店:宜蘭市農權路二段87號,電話:03-9361789,營業時間:每日13:30~21:00 

星期二, 7月 03, 2007

精神導師

光環下的證嚴法師,回歸竹筒歲月
引用來源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特稿

慈濟基金會證嚴法師又受到國外讚揚,在慈濟四十一歲生日這天,獲頒日本庭野和平基金會第二十四屆庭野和平獎。不過,再多的榮耀也只是錦上添花,因為證嚴還是證嚴,他仍是「布衣芒鞋、和敬寬柔」地帶領信眾,在恆持付出中,為世間苦難人拔苦脫困。

證嚴日前在給信眾的公開信中說:「一九六六年,慈濟功德會成立;從那時起到四十一年後的今天,我日日都在感恩中。感恩遍佈全球的人間菩薩,與我同志願、同心念,為普天下蒼生付出;感恩苦難人時時警惕著我們人生無常、國土危脆。」

微薄五毛錢 孕育慈濟志業

四十一年來,慈濟與證嚴成就了無數的志業,儼然已成台灣精神象徵,台灣也靠著慈濟,打開國際援助的知名度,然而這些偉大、艱辛的工程其實都從簡單的「竹筒歲月」開始。

證嚴總不忘創會時,三十位信眾每天出門買菜前,在竹筒裡投下五毛錢,做為急難救助金。沒想到,「五毛錢看似微薄,其中所蘊涵的力量卻超乎想像」。

一步八腳印 千萬會員遍全球

現在,慈濟全球有超過千萬會員,不僅是我國最大的慈善團體,也在全球三十八國設立分會、累計援助近六十國。其涵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加上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國際賑災的「一步八腳印」,彷彿證嚴一發願,全台灣的大愛就動了起來。

為不忘創會的初發心,在屆滿四十一週年之際,證嚴推動「回歸竹筒歲月」,證嚴說:「我們不只要募錢,更要募心─期待人人每天生起一個善念,日日有善念,日日皆吉祥。」

證嚴也說,地球上六十多億人口,有數億人生活在飢餓邊緣。慈濟志業雖然已經發展到國際,走得到、看得到的地方,但今後還要更跨大步,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同步邁開,要把愛再擴大。

睡五小時 用餐五分鐘 從不出國

七十一歲的證嚴每天只睡五小時,用餐只用五分鐘,時間多用在瞭解慈濟的工作。因為心臟病,證嚴從不出國,他以電腦、網路、視訊會議等現代科技,滿足對世界好奇,掌握各地的需要及志工工作情形。一位近身觀察證嚴的慈濟人說:「我看他每天一而再,再而三做的都是重複的事,再平凡不過。」

凡人證嚴,選擇了一條不凡的道路。難行,卻當行。雖然集千萬鈞責任於一身,荷人生苦難於一肩,卻看不出歲月刻劃的滄桑與痕跡。恬靜莊嚴的臉龐,在寬大的灰色僧袍掩映下,顯出穩健、和煦與堅毅。娓娓說法、濟貧教富,這就是台灣精神的導師─證嚴。

星期三, 6月 27, 2007

菩提心要 - 吃素好easy

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去年共吃掉三千多億元;這僅是有發票可查的…

一年中要砍伐幾萬公頃的土地,種牧草飼養豬、牛、羊,只為給人食用 。人類一年當中的肉食量,能消耗掉全球18億頭的哺乳動物;250億隻家禽;水中的海鮮類消耗單位更可怕,是以”兆”來計算的。你吃一塊半磅的肉,差不多可以提供四十個兒童能活下去的米糧。

我們對食物的選擇,不僅關係到身體和心靈的健康,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地球和萬物的健康。現今全球氣候劇烈變異,物種滅絕加速,難說不是主張肉食主義的慘痛代價,人類仰賴大地生存, 與萬物唇齒相依,大乾坤四大不調,人類也難逃報應。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播放需稍待10秒;感恩)


證嚴法師:大家都開始在提倡要營養均勻,最好就是素食,只是一項素食,就可以心靈環保,身體環保,我們的肚子裡,不用當墳場,而且身體健康,不知道多好。

從醫學的觀點來看,人本身就是一個不吃肉的動物,一方面,沒有那個尖銳的犬齒,把這個肉撕開來,另一方面,一般的肉食動物,腸子很短;然而,人類腸子很長,若再吃下動物性的肉食的話,變質以後它就會在腸子裡面產生滯留,滯留的時間長,就容易致癌症。

證嚴法師:吃素是養生之道,是修行也是在修福,只要有心,素食既吃得飽又能表達愛心,遠離疾病,一舉兩得。

Question 1. 信佛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Question 2. 雜食性人類是否一定要吃肉?
Question 3. 吃素是否容易營養不良?
Question 4. 吃素能解決飢荒問題?
Question 5. 吃素可以救地球?
Question 6. 素食料理真的乏味可陳嗎!?
Question 7. 吃齋就是吃素嗎?齋戒又是什麼?
Question 8. 如果我願意吃素, 該如何開始?

我們的身體也要照顧好,就如一股清流,所以素食對身體而言,就如一股清流,快樂對心理來說,是健康的活泉,只要我們有健康的活泉,這股清流就能源源不絕,甚至灌溉他人。如此就是人生的幸福。

星期三, 6月 20, 2007

期末聯合圓緣

蘭陽技術學院、宜蘭大學、聖母護專、佛光大學四所大專院校慈青社成員,6月13日晚上齊聚林美山上佛光大學,舉辦大專青聯誼會,為95學年度留下美麗的句點,慈濟志工特地上山陪伴。

慈青悲智啟慧根,一首慈青會歌手語比出了亮麗的合和之美
[ 攝影: 廖月鳳 ]




◎悲智啟慧根

「慈青悲智行,聯誼啟慧根」,宜蘭縣內(蘭陽技術學院、宜蘭大學、聖母護專、佛光大學)四所大專院校慈青社成員,6月13日晚上齊聚林美山上佛光大學,舉 辦大專青聯誼會,為95學年度留下美麗的句點,慈濟志工特地上山陪伴,溫馨的氛圍,在清淨的夜空下散發開來,令校區的其他社團學生忍不住的探詢究竟,而慈 青的青春活力讓晴空的點點星光也黯然失色。

顧及慈青課業繁忙,課後為了參予活動,無暇用餐,志工們準備了應節的素粽及素食餐點,讓他們填飽肚子之餘,也感受到法親一家人的貼心,大家無不誠心向這些志工爸爸媽媽們致上誠摯的感恩。.

◎大乾坤不調,禍害延年

大乾坤氣候不調,造成大地頻受災害,用過餐食之後,佛光大學慈青社社長徐政裕利用影片說明地球所面臨的浩劫,根據報導指出,全台灣冷氣每調高一度的用電 量,足夠澎湖一年的用電量,相對於污染的程度,平均每人平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了十二萬頓,一世紀以來台灣的暖化速度是全球的兩倍,平均溫度增加 1.3℃,暖化帶動海水上升後,台灣本島海岸線逐漸往陸地移動,預計本世紀末,台灣將會消失海中。

發燒中的台灣將如何自保?徐政裕指出,暖化現象是全球性的危機,台灣地窄人稠,廢氣排放量高居全球的平均值三倍,候鳥不飛、春花亂開的世紀,也許不是你我 迫切的問題,卻會影響人類未來的命運,他、你、我都需要以減碳、抗暖的行動來捍衛地球的毀壞,除了積極從事環保,促使資源再利用之外,減少電器用品的使用 率、降低交通工具廢氣的排放、垃圾減量都是現今當務之急。

◎四校合一,青春洋溢

四校慈青第一次相聚,社員個個青春洋溢,但愛心不落人後,就讀宜蘭大學的李汪海就說:「參予資源回收的過程讓我體會很深,看到慈濟的爸爸媽媽們努力的作分 類的工作,不為自己,只為能多賣點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種偉大的精神讓人不感動也難,很高興有因緣能成為這個團體的一份子。」

蘭陽技術學院的炳吉也談到:「進入慈濟團體之後,比較能夠為別人著想,即將要畢業就要離開了,心裡很不捨得。」淑雯想到第一次穿慈青制服時:「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因穿著制服就代表慈濟,不能不顧形象。」

◎寧作鑽石,不當粗石

洪益長(本舜)師兄以年長者的經驗告訴這群年青人:「大家平日有父母保護,求學之道順利,生活無慮,佛經有言,『富貴學道難』,能在人事中磨練未必不是一 件值珍惜的事,人云:『有人就有事』,有人磨才有成長的空間,不要怕困難,做人就要像鑽石般愈磨愈亮,人生才愈有價值。」


圓緣的心聲說出了年青的理想與慈悲的襟懷

帶領著志工爸爸媽媽遊戲,一家人的融洽引人注目

有志工爸爸媽媽的相陪,慈青是幸福的一群

凡人證嚴--精舍三日

是何等女子可以一肩挑起九二一大地震後約六十所學校重建的重擔?
是怎樣的人物總讓台灣各黨派領袖相繼走訪、赴台外國政要爭相會見?
如何讓台灣的名號隨著「慈濟」二字散播在世界五大洲?
她是慈濟基金會的證嚴法師。

不喜熱鬧、不愛鋒頭、不慣接受採訪。由於因緣與信任,證嚴法師同意本報系記者前往花蓮靜思精舍,與她共同作息,近距離體會出家比丘尼的修行生活與佛教團體領導者的重擔。

她的力量何來她的力量何來?

極少的睡眠、極淡的飲食、沒有休閒、沒有嗜好。 證嚴法師的日常生活平淡如水,她的不平凡見於平凡生活處。 詳細報導...

星期三, 6月 13, 2007

點滴感恩在心頭-韻真

06/13佛光大學、宜蘭大學、蘭陽學院、聖母護專四校慈青社聯合圓緣,在「愛的叮嚀」單元中,眼淚不聽使喚的流下來,講不出話來,此刻,藉由文字分享我心中的感動。

回憶起自己為什麼參加慈青認識慈濟。其實要感謝媽媽的學生文卿阿姨的介紹,讓我有機會參與慈濟活動。(圖片中間者為作者-韻真)

第一次參加慈青大型活動是在去年的花蓮區迎新,當時佛光大學還沒成立慈青社,所以一有空,就到宜蘭大學參與慈青活動,也認識許多慈青同學;在活動中透過彼此的分享,表達對事情的看法,在迎新營隊中學習到很多,爸爸、媽媽、學長、學姐也很照顧我們,讓我成長了不少,過程中有歡笑有淚水,很感動!

03/31宜蘭大學士豪學長邀請我去宜蘭壯圍淨灘,當時我心情不是很好,藉此出去散心,也為我們生存的土地盡一分力;淨灘的活動真的很有意義,在之前看照片覺得還好沒有很髒。

「 哇!竟然有這麼多垃圾及河豚的屍體。」想想這些是如何來的,也是人們所留下的,感觸很多。

還看到很多爸爸媽媽彎腰下去撿起垃圾並回收,讓我覺得有些慚愧。還有大家一起搬東西所留下的汗水真的很感動!

我很感謝宜蘭大學慈青的學長、學姐和爸爸、媽媽 ,聽到他們的經驗及生活分享,讓我體會很多。

06/13社團期末圓緣,看到好多曾經幫助我的爸爸、媽媽、學長、學姐和認識以及不認識的慈青夥伴們,真的很溫馨;有時只要一句話或一個擁抱就讓人覺得很感動!

看到爸爸、媽媽有時會比自己的父母親切,因為有時候傷了父母的心,需要一些時間去平復,在這邊爸爸、媽媽卻會給我們很多的鼓勵及幫助。記得爸爸、媽媽說過有什麼問題都歡迎我們去問,但是有時候不想麻煩,但爸爸、媽媽總是很熱心幫助我們這群慈青孩子;我很感恩有你們讓我成長。

佛光大學慈青社 韻真 感恩合十

星期四, 6月 07, 2007

逆風飛翔

昨天宜蘭大學晚間舉行一年一度的社團薪傳晚會,也就是過去一學期以來,每個社團齊聚在一起,回首過去點點滴滴。每個社團的感受與收穫都不盡相同,當然不外乎有歡笑、有受傷、有失落、有疲憊...等等,那樣的滋味點滴在心頭,唯有親身經歷過的,才能體會其中的道理與價值!

是啊!在社團付出的過程中,難免會很受傷,也會讓你很氣餒,但這無不都是一個考驗與挑戰,也只有禁得起這般的鍛鍊,才能有更深一層的領悟與成長。

所以,各位夥伴們,當你覺得心很軟、心很累的時候,不要就此放棄了!凡走過都必定留下足跡,如果就此放棄,那過去的努力與付出不就白費了?

深夜,一邊聽著士豪分享的歌曲--逆風飛翔,看著歌詞,心裡霎時好感動、好感動...眼眶泛著淚光,我感動不是因為自己,而是孟貞、季霖、士豪、昶弘、蓉欣、逸群、小廣、小蛋,還有遍佈在全球各地的慈青夥伴,想到大家為了理想,默默付出、默默受傷,那種咬緊牙根還要撐下去的心情,眼淚就忍不住...

當你也有跟我一樣心情時,請試著沉澱你的心,不斷的沉澱、沉澱再沉澱,如果眼淚還是不聽使喚,就任它流,痛痛快快的哭出來,也許會讓你舒暢一些...

此時此刻,我已經想不出該用什麼樣的字語去表達我心中的感受,不是因為傷心,也不是灰心,而是覺得該是自我打氣,為身邊的夥伴鼓勵加油,感恩彼此一起走過這段「幸福」的時光。

現在,懇請每位夥伴撥允一點時間,用最適合你的方式,給身邊的夥伴一個「力量」,不管是透過電子郵件、賀卡甚至是一個深深的擁抱,那怕是只有短短幾個字的電子郵件(賀卡),或者看似平凡的擁抱,無不都是最有力量的祝福!

此外,也請各位夥伴給陳爸爸一個深深的祝福,相信大家都知道陳爸爸的母親往生,帶給他很大的震撼,此刻我們如果能給他一個鼓勵、一個祝福,對陳爸爸來說,都是一個溫暖的安慰。


歌曲分享【逆風飛翔】

不夠聰明 你說你 注定失敗很徹底 很努力 總是得不到肯定
不夠幸運 你說你 注定飛不上天際 就快要 失去繼續的力氣
親愛的寶貝 有我陪著你 鼓起勇氣 拋開傷心
因為青春 就該好好闖一闖 要飛翔 要尋找 真理想

不要 害怕失敗會受傷 努力啊乘著夢想往前 別說累
總有人在你身旁 為你加油啊 逆著風也要飛翔 很辛苦也要堅強
帶著夢想 去飛翔 努力啊乘著夢想往前 別怕黑
總有人在你身旁 為你祝福啊
逆著風也要盼望 很受傷也要勇敢(飛翔)

也許會失望 也許很受傷 跌跌撞撞 失去 方向
但是青春 就該勇敢闖一闖 去飛翔 去尋找 真理想

親愛的你 別在意 別管一路風和雨 做自己 星光多麼的美麗

安安靜靜 我和你 笑看那些不如意
只要你 不怕風雨 你看人生多麼的美麗

星期四, 5月 31, 2007

慈青精神

許多慈青表示,自接任幹部以來,即遭遇不少人事挫折,但總將之視為成長的助力,若經得起人事磨練,相信以後不論到任何地方都能從容自在。有的同學說,雖然幹部責任重大,但在校之學業及操行成績也得高分,之所以能在學業與慈濟活動中兼顧,是因為在慈濟學到「多用心」及「做就對了」。

上人開示時,言及人事磨練的必要,及正信信仰的重要。「大家在父母心中都是一塊寶,都是家中的少爺、小姐。但加入慈青就不同了,必須經得起人事的磨練。人在世間,總要接受磨練才能成器。希望大家要磨得對人能低聲下氣,對事能專注認真,一切都要圓融、真誠、善良、美好。」

寒暑假期間,許多慈青也加入營隊活動,帶領學員學習生活規矩及樹立人生正確價值觀。「大家都很用心,都做得很辛苦;然而,歲月不饒人,慈青的精神一定要傳承下去,帶領更多年輕人涵養慈濟精神。所以很感恩學長負起培養學弟妹的責任,對於新任幹部,我也期待大家不要畏難,要勇於承擔。」

「我的字典中,無一『難』字,我常以此自勉。事實上,世間沒有難倒我們的事,怕的只是自己不肯用心精進,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只要真正有心,世上哪有困難可言!」

「身為幹部,不要只想領導很多人,應該要重『質』而非重『量』;能夠好好帶出幾位有心人,自然能有力地在校園推展慈濟。就如我當初成立慈濟,也不過是三十位會員而已,你們的成員比我當年會員人數多,所以更不能洩氣或畏懼,要提起勇敢的心來挑起一切責任。」

年輕人大多懷抱理想,喜好追求真理,但稍一不慎,恐迷失於不正確的信仰而走火入魔。上人特別強調,大家專心學業之餘,在選擇學校社團時,凡是對人群有貢獻、對己有磨練的社團,就可去參加。至於信仰,則要非常小心!慈濟雖是佛教團體,但宗旨不在宗教儀式,而是啟發人的良知,教人在社會上發揮良能。若胡亂跑道場,迷失於宗教型態,信仰偏差後要再回頭就很困難了。

繼續閱讀更多內容...

星期六, 5月 26, 2007

肯定慈青

96年全國大專院校社團評鑑,12所慈青社獲肯定
「96年全國大專院校社團評鑑」慈青社得獎名單


星期五, 5月 25, 2007

立願文

資料來源:慈濟大愛電視台(播放需稍待5秒;感恩)

傳承法脈心相繫 弘揚宗門志不移
慈濟因緣會珍惜 靜思法髓無量義
吾等弟子當謹記 敬請上人莫憂慮


星期四, 5月 03, 2007

天下雜誌─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

天下雜誌─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 今年冬天是自一八八○年有記載以來,地球最熱的冬天。台北市的夜間平均氣溫,甚至增加將近二℃。

台灣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高雄市民更高達三十四.七噸,號稱是全球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城市。

全球暖化加溫帶動海水上升,豪宅或商業大樓都將泡在「台北湖」裡。另外,過去只存在於北迴歸線以南的登革熱,當氣溫上升一度,埃及斑蚊就會「北伐」,攻克台中和台北。

溫室效應,也許不是你我現在迫切的危?

在聯合國的報告中,台灣屬於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百年以來,平均溫度增加了1.3℃,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也比鄰近的日本、中國高。台北市的夜間平均氣溫,甚至增加將近2℃。

台灣,正面臨發燒中的環境問題。天下網站邀請您加入Blog串連以及MSN圖像的行列,讓我們一起正視這個問題,提醒你的每一個網路上的朋友,一起為台灣降溫!

將左列對話框語法,複製貼在你的部落格,邀請親朋好友跟你一起承諾串聯小行動,為台灣降溫...

新增串聯貼紙:全球暖化造成北極浮冰快速融化,北極熊淹死的情況愈來愈多,牠們也面臨絕種危機了......

【相關連結】 「不願面對的真相」官方網站
       「不願面對的真相」官方部落格

星期二, 4月 17, 2007

大學生網路成癮

大學生上網時數多會更憂鬱?現代人不會上網似乎就落伍了。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9成以上的大學生每次上網持續超過2至3小時,調查中也指出若每週上網次數愈多心情愈憂鬱。此外,調查也中顯示,愈不快樂的大學生因紓解壓力會上色情網比率也略高。

根據董氏基金會所做最新「大學生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行為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指出,近9成大學生會在夜間上網,其中住校生比校外住宿及住家裡的學生花更多時間上網,其中2成每次上網持續5小時以上,上網目的依序為與舊朋友互動溝通訊息、娛樂休閒及無聊打發時間。

進一步詢問發現,近9成大學生會在夜間上網,其次為下午上網(42.3%),再者則為凌晨上網( 21.6%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每週上網總時數愈多的大學生似乎愈有憂鬱傾向,約每四名上網的大學生中就有一人有嚴重憂鬱情緒,甚至需要專業協助。

其中,每週上網總時數最高者為住校生,其次為校外住宿生,最低為住家裡學生,3成住校生每週上網29小時以上,而住家裡的學生僅不到2成。

值得留意的是,對自己在學校裡人際關係愈滿意的大學生較不憂鬱,也越常使用網路與老朋友互通訊息,可見網路已成為大學生維繫人際關係的重要溝通管道,如果擁有家人、同學朋友及師長的支持,也會更不憂鬱。

至於上網的目的為何?調查結果分別為:與舊朋友互動溝通訊息、娛樂休閒及無聊打發時間。其中最常使用網路溝通功能MSN、ICQ最多(76%),其次為E- Mail(34.5%),第3是BBS(31%);近年興起的「部落格」(26.8%)使用居第4位;若使用非溝通功能則以搜尋引擎最多,其次為下載,第 3為學術研究資料庫。

上網時間太長,容易變成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一旦離開網路,就會出現嚴重的空虛及失落感。建議同學們上網30分鍾,就要休息10分鍾。此外,可以多多參加本校學治會或系上所舉辦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也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動一動,比起在電腦前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好多了。下次,若在宿舍門口的公佈欄上看到活動訊息,不仿動身前往吧!

【相關新聞】
網路成癮三指標
醫師:行為矯治比吃藥有用
國科會:台灣多數大學生 不參加社團

不上網手會抖、看到電腦不能用會焦慮,學生沈迷網路已衍生「網路成癮」問題!東海大學檢測校內七八一位學生發現,四成四有網路沈迷或成癮;五十四位學生主動向學校表明,願意接受諮商治療,希望擺脫上網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困擾。

就讀私立大學的小玲(化名)有個「網路相簿」、放自己的照片,很在意「人氣」高不高,如果瀏覽人次少,就垂頭喪氣,四處拜託同學上網「留言」。她也不時上網回應網友的問題,整個情緒都被虛擬世界牽引,真實人生反而失魂落魄。同學認為,這已是病態。

 活在虛擬世界 真實人生失魂

東海學務長武自珍說,「現在全世界最大的怪獸是電腦」,年輕人沈迷網路世界,讓社會運轉產生改變,並不斷製造出新問題。

不只東海大學,中部卅五所大專院校都發覺網路沈迷或成癮已嚴重影響學生人際關係及學校教學,五月廿五日將舉辦「www.網路.com—網路成癮認識與治療研討會」,為此一新興校園現象尋求解決之道。

東海學務處提出最新調查報告,四月一日至四月十四日間,以台大心理系教授陳淑惠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調查學生使用網路狀況,總計二千五百人次瀏覽調查網頁,七八一人完成檢測,二成受訪學生有沈迷傾向,成癮傾向者占二四%。

 早上第一節總是缺席 不愛講話

東海學生諮商中心主任黃聖桂表示,調查是依網路成癮耐受性、強迫性上網行為、網路成癮戒斷反應等指標,調查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不管沈迷或成癮者,都面臨上網時間愈來愈長、不上網手會抖及看到電腦不用會難過等問題。

黃聖桂指出,很多大學生早上八、九點的課總是缺席,經查都是前一晚上網到天亮所致。有些網路沈迷或成癮學生,有上BBS、班版或部落格發表意見的習慣,現實生活中則不太喜歡跟同學講話。他們總是說:「要瞭解我,去看我的部落格,不要現在問我。」嚴重影響現代學生人際關係。

 干擾正常生活 五十四人要求輔導

黃聖桂指出,這次調查後,有五十四位學生主動表示願意接受心理諮商輔導,非常特別,顯然網路已干擾到正常生活,他們想要擺脫。未來可能治療方式是由精神科醫師協助,給他們吃戒癮藥物;或進行認知行為輔導,逐步瞭解上網動機,然後慢慢改變習慣,擺脫網路糾纏。

星期三, 4月 04, 2007

營隊資訊

【文書營、創意團康營】讓即將投入營隊之課務、文書長可以提早學習、準備,另也提供機會讓相關領域之慈青互相激勵、成長。

【初階、進階幹部訓練營】涵養接任幹部的內涵、自信,拓展視野;欲報名參加的夥伴,請於4/6(五)前,向社長蔡季霖0939-961174報名,感恩。

【心靈成長營、初階幹部訓練營】涵養接任幹部的內涵、自信,拓展視野;1.體驗人文精神(落實) 2.回歸心靈故鄉(精舍、志業體參訪)3.找到人生的方向價值。欲報名的夥伴,請於4/30(一)前,向社長登記報名。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還在疑惑呢?不明白慈濟營隊目的嗎?為什麼要參加呢?請點選->參加慈濟營隊的價值便可讓你更加明白。

星期二, 4月 03, 2007

「心」書推薦-心寬念純

「眾生病,故菩薩病」,《維摩詰經》如此明確且殷切的說明了:感應一切眾生之病苦,如是之故,菩薩生慈悲心。

「濟世救人,慈濟為懷」,正是慈濟的精神中心與志業之所向,從救濟的「慈善志業」起,證嚴上人深知貧苦多因「病」而起,是以賡續而有「醫療志業」之踐履,繼之「教育志業」、「人文志業」次第推廣施行,而有慈濟大學等各級學校、《經典》諸刊物及「大愛電視台」之創辦;揆諸過往,從一九六六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創辦至今,四十年倏忽而過,四大志業依序而進、同時並行,粲然有成,花開多瓣!直心即道場,「做慈濟」更是道場,慈濟人充分踐履師志,人間即靈山,自可拈花而微笑。

第五個十年的開始,上人提醒:不忘回到慈濟志業創辦之初的「竹筒歲月」,提醒慈濟人不忘本心、發心如初。希望慈濟人能做中覺知,知行合一,祛除根本無明,而見天心月圓。

因覺知眾生苦,悲心相契,因救拔眾生苦,而同體大悲,人命有其局限,慧命卻可無窮,追求慧命的路上,上人帶領新舊慈濟人一路而行,隨機逗教,法語如雨,可以洗去胸中之垢之塵,上人之言可以內求解脫,外助他人,勇猛精進,不憂不畏不怖矣!

「證嚴法師百喻系列」第三集名為《心寬念純》,上人說:「心寬是善,念純是美,心寬念純就是美善,就能令人歡喜;這就是人文的根本。」期待更多發心發意的菩薩以真誠的愛心、純真與寬大的心胸,共同成就美善的人間。

●聯合文學、靜思文化合作出版靜思文化;全國各大書局及全省慈濟各分支會、聯絡處、靜思書軒有展售。

星期六, 3月 17, 2007

愛台灣就從「克己復禮」做起


台灣的亂象已到了一個臨界點,政治力已經失控狀態,社會力處於無助狀態,而這正是文化力出來作用的時候,慈濟的證嚴法師已在新聞界文化界發動一個「克己復禮」由自己開始做起的運動,在如此慌亂的世界中,好像這是一個沒有人注意的極弱者,可是由於這樣的宣告直指人心,也點化了今日社會之病,預料引發的迴響將十分可觀。

證嚴法師在他的談話中揭示:「克制自己的性情,克服不好的習氣」從而「克己」。而這是一切誠意正心的開始,對許多人來說,這真是知易行難。
 
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前一年,達賴喇嘛在他的印度根據地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決定,他邀請心理學家,精神醫師家,腦研究專家,演化學家共聚一堂,討論一項重要的人類問題,也就是「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認為,這是未來世界政治領袖最需要的課程,不能自我學習控制自我的情緒,最終所導致的不只是個人的不幸,也會引發世界的災劫,他的話剛說兒沒幾個月,就遇到了九一一恐怖攻擊行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進入不同意識型態的大鬥爭。美蘇兩強的情緒控制都在崩潰的邊緣,曾經在一個名詞叫「保証共同毀滅」英文的簡寫MAD(瘋了!)成了那個時代的警示。如今我們雖然有了理性克制不用核武可是照樣我們在政治力,經濟力,社會力上看到各類各樣的「保証共同毀滅」的舉止,不要以為只有核武才會導致這樣的危機。人類的「破壞性情緒」如果管理不良依舊會製造無法理解的災難。

「克己復禮」是來自三千年前孔丘的名言,他回答有關做人的道理,以克服自己的欲求,用他的精神來決策。說來很難讓許多爭權奪利的政客接受。可是證嚴法師勇敢的堅持著「道德勇氣」。不計困難的登高一呼。

這是台灣最讓人疼惜的一種演變,雖然身處逆境,仍然充滿著陽光與苦口婆心的善念不死。愛台灣就從「克己復禮」做起。

【克己復禮 民德厚歸】專題網站 http://www2.tzuchi.org.tw/case/2007virtue/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