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運動
我們每個人各自依個性、所長來每日做一件好事。像清閔會做網頁,他們就去接學校的CASE,將網頁做的舒爽富含慈濟人文;季霖喜愛與人互動,每天給一位學弟或身邊的人祝福;而士豪安靜又什麼都不會,就去「做」給人家看,每天去注意水電使用、撿垃圾啊。我們還是慈青、還是在做慈濟、在宣導慈濟!
其實,慈青並不一定要聚在一起辦活動、行集會,才是慈青,才能做慈濟。如果可以在自己領域專才發揮的話,這樣的慈青是質精而多元的。像我是研習生態的,我會找個原生種植物來替代「黃金葛」,當然,這需要一點時間去做這方面的探索,或許,未來也可能設計個小型生態池來送人,縱使有難度,卻並非不可行。而如果你能言善道,可以選擇「說」給人聽;擅於攝影,就用影像讓人感到美好;真善美不就是慈濟嗎?方法很多種,就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涓滴細流匯成大海」,但每滴水都不一樣,有的鹽分濃、有的氯肥多、有的礦物量高,這些水造就的海,不僅是大的、廣的,也才能是豐富的、有生命力的。慈青也該用這樣的方式,來造就我們的慈濟海。
今天在宜大,也許會有越來越多人看到或知道學校有慈濟人,也會有許多學弟、學妹對我們的關懷銘記在心。所謂「集眾人之力來做一件好事」,不是先「找」,而是先「做」,因為認同而跟隨,這樣找出來的人,也許才會是真正想出力的人,或許他不知道慈濟,但他的力量與付出,卻足以讓這世界變的更好,善的循環也才能在校園中開啟。
「日行一善」,雖然和最初「每天都做一件微不足道,卻動人的事情」有點差距,但卻可以用來培養創意和琢磨自己的能力。
期待這種行動可以讓更多慈青知道並實踐,不受時空與人為的限制,就是人數只有個位數,還是可以影響到很廣的面,每個人每天都做一些不一樣的,然後彼此互相交流、分享心情。縱使一時無法吸引新血,但這活動最主要的,還是在耕耘自己、培養習慣,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或許想的太美,卻是一條不難實行的路,也是回歸到最初的本質吧!只要你願意...《日行一善集巧思,落實校園勤耕耘,相互分享引善法,共造多元慈濟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